霧峰地區初等教育機構創設模式之探討

葉憲峻*

臺灣中部地區(今台中縣市、彰化縣、南投縣)之教育,源起於康熙四十八年(1709年)於半線莊(今彰化市)建置一所初等教育性質之「半線莊社學」。[1]而後在雍正四年(1726年)創建「彰化縣縣學(今彰化市孔子廟),其性質約等於今之中等教育。[2]雍正六年(1728年)再於孔廟旁建初等教育性質之「彰化縣義學」。[3]此一義學後於乾隆十年(1745年)擴建為白沙書院,成為中部地區創辦書院之開始。[4]而後隨者中部地區陸續進行農田開發、水利建設與鹿港貿易興盛,[5]這種從六、七歲啟蒙教育,至成年準備參加科舉者就學之書院教育機構,於道光以後逐漸擴展至其他聚落。道光四年(1824年)員林-興賢書院[6]、道光七年(1827年)鹿港-文開書院[7]道光十三年(1833年)南投-藍田書院[8]道光十六年(1836年)神岡-文英書院[9]道光廿五年(1845年)大肚-鰲文書院[10]、道光廿七年(1847年)草屯-登瀛書院[11]咸豐五年(1855年)和美-道東書院[12]、光緒十五年(1889年)臺中市宏文書院[13]光緒十六年(1890年)大肚-磺溪書院[14]等相繼創建。

霧峰地區雖然在清代並未能形成以上較具規模之教育機構,但是日治時期以後初等教育機構逐漸開展,至今已有十一所國民小學。[15]特別的是其中七所國民小學,呈現一種以霧峰國小為源頭,經分校獨立設校,再經分校而獨立設校之家族校系;另四所國民小學,或因省政府南遷,或因八七水災華僑捐資,或因九二一震災等特殊因素,所衍生之創校模式。

 

一、 霧峰地區初等教育源起

日本殖民政府對臺灣人民所實施之現代化初等教育,始於一八九五年七月開辦之台北士林「國語傳習所」(今臺北市士林國民小學)[16],次年(1896年)國語傳習所擴展至臺灣各地,計有台北、淡水、基隆、新竹、宜蘭、台中、彰化、苗栗、雲林、台南、嘉義、鳳山、恆春、澎湖島等十四處。此後三年,其他各地分教場紛紛設置,一八九八年十月殖民政府乃將國語傳習所擴展為「公學校」。當時全臺灣五十五所公學校中,中部地區即有台中、葫蘆墩、東勢、埧雅、犁頭店、彰化、鹿港、北斗、埔里、牛罵頭、梧棲、大甲、南投、集集等十四所公學校開辦。[17]

霧峰地區之公學校,雖然未於一八九八年十月開辦,但該年年底即隨全台新設之廿一所公學校一起增設。一八九八年十二月,殖民政府利用清末阿罩霧地區舉人林文欽之私塾,創辦「阿罩霧公學校」,是為霧峰地區第一所政府所辦之現代化初等教育機構。[18]

今日台中縣霧峰鄉所轄之霧峰地區,於清代原屬彰化縣貓羅堡,因先民墾殖而形成阿罩霧、柳樹湳、吳厝、萬斗六、登臺等莊落。[19]阿罩霧林家始祖林石於乾隆十一年(1746年)來台,第三代部分子孫於乾隆五十四年(1789年)轉往阿罩霧地區開墾而形成大地主家族。[20]尤其第五代林文欽(1854-1900年,字允卿、號幼山)於光緒19年(1893年)高中舉人,[21]更使林家由地主、富商,晉身為士紳階級。

日本殖民臺灣之後,林文欽不願出仕,於林家萊園侍親兼教子姪。[22]一八九八年十二月殖民政府即利用其於萊園旁之私塾(舊址於今明台中學操場司令台左側),創辦霧峰第一所現代化初等教育機構阿罩霧公學校。[23]依據一八九八年七月頒佈之「臺灣公學校令」[24]公學校之設立,必須由地方參與捐助來看,阿罩霧公學校之場地設施應是林文欽家族所無償提供。迨一九○五年二月,殖民政府才在該處增建新校舍。[25]

一九○六年殖民政府調整行政區劃,台中廳之轄區內,新設「霧峰區」。霧峰區包含阿罩霧、柳樹湳、吳厝、萬斗六、丁臺(原稱『登臺』)等庄。[26]阿罩霧公學校或於此時,因「霧峰區」名稱之出現,而改稱「霧峰公學校」。(霧峰國小之日治時期學籍檔案未完整保存,以致尚未能判斷霧峰國小初設時,是否即名為霧峰公學校?待進一步研究)

二、 霧峰國小家族校系

一九一九年臺灣進入首任文官總督(第八任總督田健治郎)時代,殖民政府為配合同化政策之執行,而廢止廳、區,改設州、郡市、街庄。因此一九二○年霧峰區改稱「霧峰庄」,區域包含霧峰、柳樹湳、吳厝、萬斗六、丁臺等地。其中「阿罩霧」之地名於此時正式改為「霧峰」。霧峰公學校亦於本年(1920年)二月另覓新址(今大同路)新建校舍完工,學生們即在此新校舍上課,直到一九六四年九月以後,才再遷移至今日省諮議會右側之中正路校區。[27]

霧峰公學校於一九四一年改稱「霧峰國民學校」。一九四一年殖民政府為加強皇民化教育政策,並配合日本國內學制改革,而修改「臺灣教育令」。依據此令,臺灣日籍學童就讀之「小學校」與台籍學童就讀之「公學校」,均一體改稱「國民學校」。[28]二次世界戰後因國民政府之初等教育機構仍稱「國民學校」,而名稱未變;迨一九六八年實施九年國民義務教育時,「霧峰國民學校」再改稱「霧峰國民小學」迄今。

霧峰國小可謂霧峰地區初等教育之發源機構,在其創校至今一百一十年中,其始終扮演霧峰地區初等教育中心學校之角色。除此之外,目前霧峰地區十一所初等教育機構中,七所國民小學可歸類為霧峰國小之家族校系(請參見附錄:霧峰國小家族校系表)。此一家族校系可分成三個系統,說明如下:

(一)萬斗六支系:本支系發展出二所國民小學(萬豐、峰谷國小)。霧峰國小創校十七年後之一九一五年,開始於鄰近之萬斗六地區設置「分離教室」。該分離教室創設之時,只有一班,且係借用社區原有香蕉市場之無牆竹屋上課;後因此處毫無遮閉,學童上課環境不佳,乃四處借用民宅授課。迨至一九二○年方建築木造、泥壁、茅草屋頂之簡易教室。隨後因當地人口逐漸增加,學生人數亦逐年遞增,乃升級為霧峰公學校「萬斗六分教場」;此分教場再於一九三八年由霧峰公學校分出,獨立設校為「萬斗六公學校」。一九四一年因教育體制變革,改稱「萬斗六國民學校」,至一九五三年才將校名改稱「萬豐」[29],即今之「萬豐國民小學」。

萬斗六國民學校於獨立設校後,亦開始設立分校。一九四五年四月,為解決鄰近山區學童就學路途遙遠,而成立「峰谷分離教室」;戰後該分離教室於一九四八年升級為「峰谷分校」。迨至一九五六年則獨立設校為「峰谷國民學校」,亦即今之「峰谷國民小學」。[30]

(二)吳厝支系:本支系發展成三所國民小學(四德、光正、五福國小)。霧峰公學校繼一九一五年設置「萬斗六分離教室」之後,一九一九年亦於當時之吳厝地區設立「吳厝分離教室」,以解決當地學童需渡河上學之不便。該教育場所乃徵用當地原有之書房(漢文啟蒙私塾),因此場所較佳。三年後(1922年)即改為「吳厝分教場」,一九三九年繼「萬斗六公學校」之後,亦獨立設校為「吳厝公學校」。二次世界戰後,於一九四七年改名為「四德國民學校」,亦即今之「四德國民小學」。[31]

四德國民學校於二次世界戰後,開始設置分校。一九五二年,成立「北勢分離教室」,次年改為「北勢分班」;二年後(1954年)新建教室一間完成,再改為「北勢分校」。此後教室逐年增建,一九五七年乃獨立設校為「光正國民學校」,亦即今之「光正國民小學」。[32]

四德國民學校在一九五七年「北勢分校」獨立設校為「光正國民學校」後,再於當年九月借用五福村之集會所,設立「五福分班」;四年後(1961年)該處學生已增為一至四年級共八班,乃改設為「五福分校」,隔年(1962年)「五福國民學校」隨即獨立設校,亦即今之「五福國民小學」。[33]

(三)霧峰本系:上述二支系乃於一九三八、一九三九年由霧峰公學校之二所分校,相繼發展成今之五所國民小學。而霧峰國民學校本身則於國民政府遷台後,再於一九五○年九月設立「桐林分班」,該分班二年後(1952)升級為「桐林分校」。迨至一九六○年該分校已增為六班,乃獨立設校為「桐林國民學校」,亦即今之「桐林國民小學」。[34]

    一九五六年以後臺灣省政府教育廳、衛生處等單位南遷至霧峰地區,霧峰之地位提升,初等教育機構改由政府直接設校,因此一九六○年以後霧峰國小,不再設立設施與編制簡略之分校,才中止霧峰國小家族校系之繁衍。不過,至目前為止,霧峰國小七所家族校系學校,仍佔霧峰地區十一所初等教育機構六成以上。

 

三、 省政府南遷--復興、光復國小

霧峰地區之復興國小與光復國小實為同一學校,其名稱由復興國小改稱光復國小,又從光復國小復名為復興國小。如此校名相互交替變更,實屬特殊。

一九四七年國民政府在增兵平定臺灣之「二二八事件」後,為緩和國內外對「臺灣行政長官公署」軍人主政之質疑,乃於當年五月十六日成立臺灣省政府於台北市。[35]但一九五○年國民政府遷台後,基於分散中央政府與省政府之戰略考量,於一九五五年決定疏遷省政府機構至中部地區。[36]其中教育廳、衛生處兩單位,即首先於一九五六年七月遷至霧峰地區。[37]尤其是教育廳之辦公大樓,即利用霧峰國民學校操場及教師宿舍興建。[38]因此霧峰國民學校才於一九六一年八月,在今日中正路現址興建新校舍,並於一九六四年九月起陸續遷入上課。[39]

一九五六年臺灣省政府教育廳、衛生處、印刷廠、公管處等單位陸續遷至霧峰後,省政府新建「光復新村」作為省府員工宿舍;同時亦於次年(1957年)八月創立「復興國民學校」以安置省府員工子女,同時亦便利坑口、六股、南柳附近村落孩童就學。[40]

一九六八年為因應九年國民教育之實施,霧峰之「光復國民中學」創建於「復興國民學校」旁,但教育廳為實驗九年一貫「完全國民教育」,乃將兩校於一九七一年十二月合併為「光復國民中小學」。一九八二年兩校結束合併,「光復國民小學」校名依舊沿用。但一九九九年光復國小在歷經「九二一大地震」後,竟奇蹟般毫髮無傷,與隔鄰全毀之光復國中天壤有別。此也使得光復國小繼續保留於原址,並在光復國中遷校另建「光復國民中小學」後[41],「光復國小」於二○○五年十二月復名為「復興國小」。[42]

四、 僑資學校--僑榮國小

僑榮國小為「僑」字輩「華僑捐資」興建之學校。一九五九年「八七水災」,臺灣中南部十二縣市學校受害嚴重。災後除由臺灣省政府撥付專款重建受損校舍之外,亦將華僑及各界捐款,以集中興建方式增建小型國民學校三十三所。[43]其中以華僑捐款所建之學校計有二十四所,[44]以「僑」字冠於校名之首。

一九六○年九月霧峰地區即以華僑捐款,創立「僑榮國民學校」。僑榮國小雖然在創校之時,以小型學校為目標,不過在創校卅七年後(1997年),該校已由原來的七班成長為四十八班,一九九八年七月乃由該校分出「吉峰國民小學」。[45]

五、 結論

霧峰地區的初等教育機構,自日治時期開始發展後,主要以首創之霧峰國小為中心,經由霧峰國小設置分離教室、分教場,而另外發展出二所初等教育機構(吳厝及萬斗六國民學校);二次世界戰後霧峰國小及其所發展出來的另二所小學,又再各自設置分校,而後分校再獨立設校。至一九六二年時,已發展成七所霧峰國小家族校系之學校。此一經由設置分校,再於分校獨立設校後,又設置分校之創設模式,雖然是日治時期至戰後,臺灣初等教育機構之發展方式,但在霧峰地區卻表現特別明顯,呈現「霧峰國小家族校系」關係。

另就霧峰地區其他初等教育機構之創設而言,則因其特殊因緣所導致,而顯現其歷史意義。就因國民政府遷臺與臺灣省政府部分單位南遷霧峰,而創設的「復興」國小而言,今日依舊使用的校名與校舍,應可作為精省後「臺灣省政府」的歷史紀念。而在「九二一大地震」後,大家對於光復國中全毀與新建「光復國民中小學」印象深刻之時,五十年前因「八七水災」而捐建「僑榮」國小的無名華僑們,亦值得遙遠感念。


 


 

*臺中教育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。

[1] 周鍾瑄,《諸羅縣志》(臺北市: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,1962年),頁29、79、283。

[2] 周璽,《彰化縣志》(臺北市: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,1962年),頁133。

[3] 《福建通志臺灣府》(臺北市: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,1960年),頁248。

[4] 周璽,《彰化縣志》(臺北市: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,1962年),頁143-146;六十七,《使署閒情》(臺北市: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,1961年),頁125-126;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報告、陳金田譯,《臺灣私法》(南投市:臺灣省文獻委員會,1990年),頁533。

[5]各地水利開發年代如下:員林—康熙年間起;草屯—乾隆年間起;臺中市—康熙56年起;臺中神岡—道光3年起;臺中大肚—康熙年間起。鹿港則於乾隆49年(1784年)開港。參見:蔡志展,《明清臺灣水利開發研究》(南投市:臺灣省文獻委員會,1999年),頁54-83;連橫,《臺灣通史》(臺北市:眾文圖書,1979年),頁146。

[6] 周璽,《彰化縣志》(臺北市: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,1962年),頁152、149、235;半線文教基金會,《興賢書院》簡介,2002年。

[7] 周璽,《彰化縣志》(臺北市: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,1962年),頁143、400、428、459。

[8] 連橫,《臺灣通史》(臺北市:幼獅文化事業公司,1988年),頁222。

[9]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,《重修臺灣省通志․卷六文教志學校教育篇》(南投市:臺灣省文獻委員會,1995年),頁132;王啟宗,《臺灣的書院》(南投市:臺灣省政府新聞處,1987年),頁69。

[10] 臺灣總督府民政部學務課,《臺灣教育志稿》(臺北市:臺灣總督府民政部學務課,1902年),頁54。

[11] 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報告、陳金田譯,《臺灣私法》(南投市:臺灣省文獻委員會,1990年),頁534。

[12] 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報告、陳金田譯,《臺灣私法》(南投市:臺灣省文獻委員會,1990年),頁535。

[13]王啟宗,《臺灣的書院》(南投市:臺灣省政府新聞處,1987年),頁77;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報告、陳金田譯,《臺灣私法》(南投市:臺灣省文獻委員會,1990年),頁532。

[14] 《磺溪書院》簡介(臺中縣:臺中縣大肚鄉公所,2000年)。

[15] 含光復國民中小學。

[16] 島嶼柿子文化館,《臺灣百年小學故事》(臺北市:柿子文化事業有限公司,2004年),頁15。

[17] 臺灣教育會編,《臺灣教育沿革誌》(臺北市:臺灣教育會,1939年),頁211、225、245-247。

[18] 臺灣教育會編,《臺灣教育沿革誌》(臺北市:臺灣教育會,1939年),頁408;《臺中縣霧峰國民小學百週年校慶特刊》(臺中縣:臺中縣霧峰國民小學,1997年),頁6。

[19] 周璽,《彰化縣志》(臺北市: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,1962年),頁50;《臺灣府輿圖纂要》(臺北市: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,1963年),頁227-228。

[20] 黃富三,《霧峰林家的興起—從渡海拓荒到封疆大吏》(臺北市:自立晚報,1987年),頁49、94。

[21] 蔣師轍,《臺灣通志》(臺北市: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,1962年),頁402;《臺灣霧峰林氏族譜》(臺北市: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,1971年),頁113

[22] 《臺灣霧峰林氏族譜》(臺北市: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,1971年),頁114。

[23] 《臺中縣霧峰國民小學百週年校慶特刊》(臺中縣:臺中縣霧峰國民小學,1997年),頁6、9。

[24] 臺灣教育會編譯,《臺灣教育沿革誌》(臺北市:南天書局,1995年),頁223。

[25] 臺中縣志編纂委員會,《臺中縣志․卷五教育志》(臺中縣:臺中縣政府,1989年),頁181。

[26] 王世慶,《重修臺灣省通志․卷七政治志建置沿革篇》(臺中市:臺灣文獻委員會,1991年),頁255。

[27]《臺中縣霧峰國民小學百週年校慶特刊》(臺中縣:臺中縣霧峰國民小學,1997年),頁6-7。

[28] 葉憲峻,〈臺灣初等教育之演進〉,輯於徐楠號主編,《臺灣教育史》(臺北市:師大書苑,1996年),頁103。

[29] 〈萬豐國民小學校史〉,臺中縣萬豐國小網站,搜尋日期2009.5.3,http://www.wfes.tcc.edu.tw

[30] 〈峰谷國民小學校史〉,臺中縣峰谷國小網站,搜尋日期2009.4.2,http://www.fgps.tcc.edu.tw/school.htm

[31]臺中縣志編纂委員會,《臺中縣志․卷五教育志》(臺中縣:臺中縣政府,1989年),頁181;〈四德國民小學校史〉,臺中縣四德國小網站,搜尋日期2009.4.2,http://163.17.162.130/es_guestbook.php?urlname=http://163.17.162.130/sdes1/06.htm

[32] 〈光正國民小學校史〉,臺中縣光正國小網站,搜尋日期2009.5.3http://www.kces.tcc.edu.tw

[33] 〈五福國民小學學校沿革〉,臺中縣五福國小網站,搜尋日期2009.4.2http://www.wfups.tcc.edu.tw/modules/tinyd1/index.php?id=1

[34] 〈桐林國民小學學校沿革〉,臺中縣五福國小網站,搜尋日期2009.4.2http://www.tles.tcc.edu.tw/frame1.htm

[35]中國國民黨黨史會編,《光復臺灣之籌劃與受降接收》(臺北市:中國國民黨黨史會,1990年),頁157;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,《重修臺灣省通志․卷七政治志行政篇》(南投市:臺灣省文獻委員會,1996年),頁184

[36] 崔曼莉,〈劉昌淇先生口述歷史紀錄:由臺北到霧峰〉,2005116日訪問,「中華民國霧峰文化創意協會」口述歷史調查網站,搜尋日期2009.4.1http://www.wfcca.org.tw/img/history/history012.pdf

[37] 張勝彥編,《臺灣全志․卷一大事志》(南投市:國史館臺灣文獻館,2004年),頁8587

[38] 謝仁芳,〈光復新村衛生處陳連枝先生口述歷史〉,20051031日訪問,「中華民國霧峰文化創意協會」口述歷史調查網站,搜尋日期2009.4.1http://www.wfcca.org.tw/img/history/history005.pdf

[39]《臺中縣霧峰國民小學百週年校慶特刊》(臺中縣:臺中縣霧峰國民小學,1997年),頁6-7。

[40] 〈復興國民小學校史沿革〉,臺中縣復興國小網站,搜尋日期2009.4.2http://www2.fses.tcc.edu.tw/school/menu/index.php

[41] 光復國中地震受損原址,今為國立自然科學教育館--921地震教育園區。

[42] 〈復興國民小學校史沿革〉,臺中縣復興國小網站,搜尋日期2009.4.2http://www2.fses.tcc.edu.tw/school/menu/index.php;〈光復國民中小學簡史〉,臺中縣光復國民中小學網站,搜尋日期2009.5.4http://163.17.190.140

[43] 臺灣省政府教育廳,《臺灣教育發展史料彙編-國民教育篇》(臺中市:臺灣省立臺中圖書館,1984年),頁161-162

[44] 〈僑智國民小學校史〉,屏東縣內埔鄉僑智國民小學網站,搜尋日期2009.5.6,http://www.chjps.ptc.edu.tw/history/history.htm

[45] 〈僑榮國民小學歷史足跡〉,臺中縣僑榮國小網站,搜尋日期2009.5.3http://www.cres.tcc.edu.tw/history/index.htm